山东财经大学bbs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山东财经大学2018年“创青春”创业大赛

[复制链接]

90

主题

142

帖子

65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5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9 14:4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號外!號外!
山东财经大学2018年“创青春”创业大赛开始了!
  通知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实践竞赛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潜力的优秀人才,特举办本次大赛。
  比赛内容
  本次大赛包括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挑战赛、公益创业赛3项主体赛事。其中创业计划竞赛分为农林、畜牧、食品及相关产业,生物医药,化工技术和环境科学,信息技术及电子商务,材料,机械能源,文化创意和服务咨询等7个组别。
愿你青春如树,创造满目婆娑
   作品推报
   (一)推报数量
1.学院推报。每个学院推报作品(作品收集总数的25%)参加创业计划竞赛校级初赛。创业实践挑战赛和公益创业赛作品数量不限。
2.专家推荐。除学院推报作品以外,本次校赛接受对“挑战杯”“创青春”大赛的组织、参赛有丰富经验和取得过优异成绩的部分专家推荐作品。符合下列三个条件之一的专家,可推荐1项作品。
(1)各学院长期从事“挑战杯”“创青春”比赛组织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2)“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和“创青春”创业大赛省级三等奖以上项目的指导教师;
(3)项目所在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二)推报流程
学生作品由第一作者所在学院通过“山东财经大学挑战杯报备系统”进行网络申报。网络申报结束后,由各学院组织评审小组对学院作品进行初审,将优秀作品推报至校团委参加校级复赛、决赛,并在官网中审核通过报送作品。学院初审和报送校赛作品时,要重点关注项目的创意、技术和核心资源,广泛咨询校内外专家意见。符合“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要求的项目,在官网提交作品备注栏中注明。
他人关注成果,自己在意过程
   日程安排
  本次比赛分为校级初赛、校级复赛和决赛、省级决赛、全国决赛和总结表彰五个阶段。
(一)校级初赛(2017年11月至12月上旬)
本阶段主要进行大赛的策划、准备和宣传,启动系列培训,进行项目推介,并完成初赛选手组队报名工作,进行初赛预审,确定复赛队伍。具体安排如下:
1.大赛启动:2017年11月;
2.项目组队及作品撰写:2017年11月5日-12月5日;
3.作品提交:2017年12月6日-8日;
4.学院审核:2017年12月9日-13日;
5.修改完善:2017年12月6日-15日;
6.专家推荐渠道:2017年12月15日截止;
(二)校级复赛和决赛(2017年12月中下旬组织复赛,2018年初举行决赛)
对优秀项目进行培训指导,组织复赛决赛评审,确定校赛奖项。复赛决赛结束后,组织对优秀项目进行修改完善,推荐优秀作品参加省级比赛。寒假期间进行项目的市场深度调研以及修改完善。
历经坎坷洗礼,奔向未知远方
  (三)省级复赛决赛(2018年3月--5月)
入围省级复赛和决赛的团队进一步开完善创业计划书;参加省决赛。
(四)参加全国竞赛(2018年6月至11月)
入围国赛团队集训备战,邀请有关专家对优秀作品进行指导和完善,参加全国决赛。
(五)总结表彰(2018年11月)
表彰奖励获奖团队、指导教师和优秀组织单位,颁发各奖项。

  有关要求
  1.高度重视,广泛发动。各学院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要严格按照比赛有关要求,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做好项目的组队、辅导、评审和推送工作。要充分发掘在校生和符合参赛条件的校友(毕业三年内)已有的创新创业项目,进行重点培育和深化升级。要结合“国创计划”、“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我校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进一步做好项目的培育提升,形成高质量的参赛作品。要充分动员广大师生、校友积极寻找、挖据、整合各类技术资源、社会资源,培育新的创新创业项目。
2.精心组织,系统培育。要注重采取教育培训、专家讲座、经验交流等方式开展培训辅导。要创新培训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作品质量。要注重跨校、跨学院、跨专业组队,不断丰富项目思路和内容、优化团队结构。
3.密切联系,及时反馈。在比赛筹备阶段,各学院要及时查看大赛官方网站
(http://sdufe.tiaozhanbei.net)和校学生创新实践中心微信公众号(cdcxsjzx)有关通知,密切关注比赛进展。各学院团委要确定专人(学院团委书记或其他团委委员)负责此项赛事的组织工作,加强与校团委的沟通联系。各学院学生会、研究生会要加强同校创新实践中心、校学生会、校研究生会的联系和沟通(“创青春”创业大赛QQ交流群:168567386)。
愿你占尽风流,凌寒傲雪绽放
校团委联系人:李建强,联系电话:88525803;
校学生创新实践中心联系人:杜帅枭,联系电话:17853132015。
比赛内容简介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以商业计划书评审、现场答辩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参加竞赛项目分为已创业与未创业两类;分为农林、畜牧、食品及相关产业,生物医药,化工技术和环境科学,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材料,机械能源,文化创意和服务咨询等7个组别。实行分类、分组申报。
磨墨绘丹青,笔笔入胆瓶
  (一)参赛类别
1.拥有或授权拥有产品或服务,并已在工商、民政等政府部门注册登记为企业、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形式,且法人代表或经营者为符合第十五条规定的在校学生、运营时间在3个月以上(以预赛网络报备时间为截止日期)的项目,可申报已创业类。
2.拥有或授权拥有产品或服务,具有核心团队,具备实施创业的基本条件,但尚未在工商、民政等政府部门注册登记或注册登记时间在3个月以下的项目,可申报未创业类。
(二)参赛类别分为:
1.     现代农林、畜牧、食品及相关产业。
2.     生物医药。
3.     化工技术和环境科学,包括智能硬件、先进制造、工业自动化、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
4.     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包括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企业服务、消费生活、金融、财经法务、房产家居、高效物流等等。
5.     材料。
6.     机械能源。
7.     文化创意和服务咨询,包括广播影视、设计服务、文化艺术、旅游休闲、艺术品交易、广告会展、动漫娱乐、体育竞技等。

  创业实践挑战赛
  面向在校学生或毕业未满3年的高校毕业生且已投入实际创业3个月以上(截止计算时间为2018年4月30日)的项目,拥有或授权拥有产品或服务,并已在工商、民政等政府部门注册登记为企业、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形式,竞赛申报不区分具体类别、组别,以经营状况、发展前景、营销策略和财务管理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 
  独有风度于世间,立足创新兼实践
   公益创业赛
  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以创办非盈利性质社会组织的计划和实践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拥有较强的公益特征(有效解决社会问题,项目收益主要用于进一步扩大项目的范围、规模或水平)、创业特征(通过商业运作的方式,运用前期的少量资源撬动外界更广大的资源来解决社会问题,并形成可自身维持的商业模式)、实践特征(团队须实践其公益创业计划,形成可衡量的项目成果,部分或完全实现其计划的目标成果)的项目,申报不区分具体类别、组别。
初赛作品要求
按照参赛要求撰写,以组织策划的创意和关键内容为主,字数在8000字以内。
  文本内容建议
  1.执行总结。对参赛项目的精要概述、项目运行情况、优势特色、运行目标等。
2.创业背景。该项目运行的政策、法规、市场需求等外部条件及创业项目本身实力优势。
3.技术与产品。项目的技术及产品优势,如有成功案例可说明。
4.市场分析。宏观环境、行业竞争、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市场定位及市场容量与销售预测等。
5.营销策略。包括营销理念、营销目标、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
6.公司战略。战略规划、盈利模式等。
7.公司组织与管理。组织构架、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等。
8.投资分析。公司规模及股本结构、资金运用、投资回报、指标分析、敏感性分析等。
9.财务分析、风险分析及投资。财务预测及假设、主要财务预测、财务报表预测、财务报表分析;内外部风险分析、投资的推出时间及方式等。
10.法律分析。项目运行各阶段及环境政策等法律分析。
11.凭证。包括公司证件、市场调研、专利使用协议、与其他企业协议、投资意向书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品注意事项
  1.以创业团队形式参赛,每个团队人数不超过6人。团队成员必须来自两个以上(包括两个)的不同学院。每个人最多可同时参加3支队伍,只能担任一支队伍的队长。
2.对于跨校组队参赛的项目,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项目的申报单位。
3.对于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在报名时需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项目鉴定证书、专利证书等。
4.对于已注册运营项目的,在报名时需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含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营业执照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等材料)。
5.每个参赛项目只可选择参加一项主体赛事,不得兼报。
6.参赛项目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
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
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或具有同等资质机构的鉴定证明。
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
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挺过风吹雨打,赢得丰收满目

希望同学们积极报名,努力为学校和学院赢得一份荣誉,为自己赢得一次锻炼的机会!

编辑:李昱欣
审核:续艺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山东财经大学论坛  

GMT+8, 2025-7-5 21:24 , Processed in 2.66828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