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是中国留美学生来得较早且相当集中的地方,在这里举行关于留美的研讨会有特别的意义。” 复旦大学近代中国人物与档案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吴景平说。
吴景平教授介绍,该中心自2005年起每年与海外研究机构合作举办研讨会,十几年来随着研究深入,会议主题已由宋子文、宋氏家族、民国人物,扩展至留美学生、近代教育以及近代中国变迁的各个方面,进而把学术研讨会办到美国。“我们认为留美和近代中国的关系在很多方面还值得深入探究,教育、经济、科技、学术甚至军事、外交等等,并很快与圣约翰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达成共识,认为是时候由中国学者和国际学者合作分领域推进研究。”吴景平说。
纽约圣约翰大学亚洲研究所所长李又宁(Dr. Bernadette Y. Li)告诉澎湃新闻:“在美国召开关于中国留美学生与近代教育的研讨会,这大概是第一次。”
李又宁女士致力于提倡留美史研究三十余年,自1996年起在美国创立“华族留美史研究会”,在华人群体中具有相当的号召力。她坚持使用“华族”而非“华人”,取其华夏、华美、缤纷多元的涵义,强调族群的概念。她认为,近二三十年来华族的留学潮,特别是留美潮又进入一个高峰期,且人数超过以往。“我想这许多人,无论是回到祖国还是留居美国,都会做出巨大的贡献,改变中国和世界。”
《留美》是李又宁创立的双语半年刊,2017年第一期收录了从上世纪的留美学生容闳、胡适、唐德刚,到近年在哈佛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的中国学生何江、因马里兰大学毕业演讲谈及空气引起轩然大波的中国学生杨淑平等留美学生的一手资料,李又宁称之为“捕捉行进中的历史”。
纽约圣约翰大学。据该校教务长、学术副校长Robert A. Mangione介绍,该校在创立之初即是为移民子女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而成立,去年该校中国学生的人数占国际学生比例已高达46%。
这次会议有来自复旦、北大、南开、南大、南师大、浙大、上海交大、上海师范大学、社科文献出版社等多家国内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圣约翰大学等多位学者的与会交流。另据吴景平介绍,这次研讨会还表示了对于不久前去世的复旦大学校友、与宋家素来交往深厚的顾严幼韵女士的怀念,顾严幼韵女士的长女Jene Young应邀出席了研讨会的欢迎晚宴。